我的離教書目推薦

我的智商

IQ Test
Free-IQTest.net - IQ Test

Tuesday, June 29, 2010

貓咪安裝人造義肢 -- 看得好開心

Monday, June 28, 2010

今天出席城市論壇 -- 劉慧卿﹑黃碧雲利用話語權進行挑釁

情況真的可悲。臺上劉慧卿﹑黃碧雲有咪﹑有話語權﹐ 肆意地扭曲﹑抹黑﹑攻擊反對民主黨的泛民支持者﹐ 極盡挑釁之能事。

她們完全是明知道臺下不是血氣方剛的年輕少年﹑大部份他們兩個女人隨時“生得佢出”﹑就是教育程度不高的中老年人。
這些人讀書不多﹑或者衝動﹐ 在面對她倆的歪理﹑扭曲﹑抹黑﹑卑劣言詞﹐ 是沒有可能個個可以沉得住氣的。

連我自命可以忍耐得﹐ 都感到難以按捺 -- 歪理﹑抹黑﹑扭曲﹑攻擊連連﹐ 誰都會動氣。

當她們挑釁成功﹑年輕的小伙子和讀書不多直接的中老年人就沉不住氣喝倒彩﹑叫囂﹐ 她們就搬出網上有人聲稱要強姦劉慧卿﹑有人用粗言問候黃碧雲母親等﹐ 來博取同情﹐ 乘機攻擊臺下被他們激怒的是言語暴力。

事實上﹐ 作為成年人﹐ 掌管話語權﹑挑釁在先﹐ 根本就沒有資格說人家言語暴力。她們使用的就是作為臺上嘉賓發言權的話語暴力﹐ 令沒有任何機會發聲的人任由他們魚肉﹑踐踏﹐ 然後她們就可以自鳴得意的說﹕ 我們好理性﹑好和平﹑而且不說粗口。

當黃碧雲說她要堅守女性主義底線反對粗口﹐ 我真希望有機會發言﹐ 反駮她這番謬論﹕ 不錯﹐ 粗口本身是父權的產物﹐ 但女性不講粗口這個規矩同樣是性別主義的 stereotype。真正女性平權﹐ 其實是男女可以講粗口。女性主義不在於是否講粗口﹐ 理性和粗口也沒有關係。

相反﹐ 因為對方講粗口而抹殺對方論點﹑道理﹐ 才是最不理性。

如果是真的和平﹑理性﹐ 就會體諒臺下的年輕朋友﹑中老年人都會衝動﹐ 都會爆粗﹐ 部份甚至出身基層﹐ 粗口是他們的文化﹐ 不會以一個中產階級﹑知識分子精英的高地去輕蔑他們﹐ 而是包容他們的粗俗言語﹐ 聽他們要說什麼﹑有什麼的冤屈﹑不滿。

她倆愛說﹐ 民主素養是要給人發言權﹐ 這話說對了一半。

民主素養不是單獨等人講他說話不打斷他們﹐ 而是你有沒有去聽他們說什麼﹐ 有沒有真的進入他們的處境﹑了解他們。這次城市論壇﹐ 劉慧卿﹑黃碧雲玩的是語言游戲﹑玩弄語言﹐ 而從來沒有打算對話﹑打算聽人說什麼。

黃毓民主持 phone-in 或者任何節目﹐ 是在雙方有相同話語權下﹐ 黃毓民指斥對方﹐ 對方也可以反駮﹐ 不會是一個有咪一個沒有﹐ 而能否拗贏是自己功力和當時 phone-in時候有多少時間。

劉黃二人﹐ 是把持話語權下挑釁﹑踐踏那些無法發聲的人﹐ 這是非常非常可恥的。

Saturday, June 26, 2010

司徒華﹐ 請向劉千石道歉

有網友非常心水清﹐ 找到了2004年司徒華諷刺劉千石的文章﹐ 為避免教協刪除﹐ 已經把網頁存檔﹐ 現把原文照錄﹐ 看官大家評論司徒華有沒有資格話劉千石。

猶大和彼得

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上,對十二個門徒預言:「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出賣我了!」

達芬奇曾以此題材,畫成不朽的名作。圖中,眾門徒驚愕萬分。猶大手握一個袋子,面有三十塊錢,這就是他與祭司長的交易,去出賣耶穌所得到的代價。彼得激動得很,發誓說:「主阿!我就是同你下監,同你受死,也是甘心的!」

耶穌回答彼得說:「彼得,我告訴你,今日雞還沒有叫,你要三次說不認得我。」

晚餐後,耶穌與眾門徒,來到一個叫客西馬尼的地方。祂作了三次禱告後,猶大領許多人帶刀棒來了,約好的暗號是,他與誰親吻,誰就是耶穌。他與耶穌親吻,祂被捉了帶到大祭司那去。彼得靜靜地跟在背後。

耶穌被押進面,彼得在外面的院子坐。一個使女前來,當眾對他說:你也是耶穌那一伙的。彼得否認:我不知道你說的是甚麼?他害怕起來,要離開,走到門口,又一個使女指證他:這人與耶穌一伙。彼得起誓:我不認識那個人。不一會,旁邊的人也說:你真的與耶穌他們一黨。彼得再發咒,否認認識耶穌。

就在這時候,雞叫了。彼得想起耶穌的話:「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他慚愧得很,走出了院子去痛哭。

耶穌被定罪,要處死。猶大後悔起來,拿那三十塊錢,丟在殿,交回給祭司長,然後上吊自殺。彼得卻經歷了曲折複雜的心路歷程,終於歸隊,回到耶穌的道路上來。

猶大因為貪婪而叛賣,叛賣了自己的導師和信仰。三十塊錢,等於現在的多少錢呢?恐怕不會是很大的財富罷?這無關重要。只存貪婪之心,總會出賣自己、朋友、信仰。善於投機的,心中有一個時價,一時不賣,只是待價而沽而已。猶大最後自殺了,還算有廉恥之心,既然如此,何必當初?有些人後悔,卻是後悔沒有賣得最高的價錢。

彼得因為畏懼而動搖,畏懼失去自由和生命,拋棄了自己的信仰和誓言。他慚愧得早,在天剛亮時便想起耶穌的話而痛哭。大抵因為這樣,他後來能夠再次上路。

比較一下猶大和彼得,能不能夠說:畏懼的過錯沒有貪婪那麼大呢?我卻以為,在現實中兩者不時是孿生的,一個很容易引起另一個併發症,兩病俱發,靈魂便難得活。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像彼得那樣慚愧、痛哭、回頭。


不貪婪不畏懼的人們:明天,請來參加大遊行!

二○○四年六月三十日

=============================================================================

之前司徒華接受明報和電臺訪問﹐ 都指責劉千石提出民主派與中央和解的論調是放棄原則。原則指﹐ 堅持「平反六四」、「爭普選」、「反對23」。但今天﹐ 「爭普選」已經被放棄﹐ 民主黨祝福了一個假民主代替品。

現在把有關報導都放在這裡﹐ 給大家看看司徒華如何打倒昨天的他。

明報
A12 | 港聞 2004-06-25


司徒華猶大和彼得喻和解論

職工盟立法會議員劉千石提出的「和解論」備受爭議,支聯會主席司徒華昨日引述聖經故事,以背叛耶穌及3次不認耶穌的門徒「猶大和彼得」作譬喻,評論日前劉千石說要「把力量放在新議題上」的言論。

「 因貪婪出賣 因恐懼動搖」

司徒華亦在本報撰文「猶大和彼得」(將於30日刊登),指「猶大為 30塊錢出賣耶穌,因貪婪而出賣;而彼得3次不認耶穌,是因恐懼而動搖。」記者昨日就司徒華的言論向劉千石查詢,劉千石表示不作回應。

司徒華在本報副刊撰寫的文章「猶大和彼得」,指「猶大因貪婪,叛賣了自己的導師和信仰……只存貪婪之心,總會出賣自己、朋友、信仰。善於投機的,心中有一時價,一時不賣,只是待價而沽而已」。

司徒華昨日接受商台節目《風波裡的茶杯》訪問,主持人就前晚劉千石在動議辯論中,說「舊的議題可暫放下不談,把力量凝聚在新的課題上」的言論,問他的意見。

司徒華認為,舊議題是指「平反六四」、「爭普選」、「反對23」,如果不提這些,便是放棄原則。主持人又問司徒華,他日前在訪問中向記者講述「猶大和彼得」的故事,是不是指一些現實的人物?

司徒華說,他撰寫了「猶大和彼得」的文章讓大家思考。他說:「猶大為30塊錢出賣耶穌,最後後悔自殺。彼得3次不認主後,想起耶穌話雞叫前,你3 次不認我。(彼得)自己後悔痛哭。他經過好曲折的道路才返回原來(隊伍)。」

「 動搖 出賣 是孖生」

主持人問司徒華,劉千石是猶大還是彼得?司徒華沒有正面回應,但他說:「我自己這樣說,猶大因貪婪而出賣;彼得因恐懼而動搖。動搖好似無出賣這麼緊要,但現實生活,兩者是『孖生』,有一個病症,好容易有第二個併發症。」

司徒華又在節目中表示,作為支聯會常委的劉千石很少開會,只是出席遊行及燭光集會。支聯會副主席李卓人表示,劉千石雖早已聲明沒有時間出席會議,會員仍選劉擔任常委。

文匯報
A16 | 香港新聞 2004-07-11


司徒華劉千石互「片」

 自從職工盟立法會議員劉千石「搶先」提出「和解論」,主動向中央釋出善意之後,民主黨黨鞭司徒華與他多年的「恩怨情仇」就全面暴露,一發不可收拾。司徒華繼早前公開以「猶大」暗指劉千石後,昨日在立法會告別動議上,又對劉大肆冷嘲熱諷。

 司徒華與劉千石的恩怨,並沒有隨司徒華「離開」立法會而結束,他在告別議案內聲言,做「政治動物」不可恥,但千萬不要做「政治禽獸」。妥協是政治藝術,但妥協有兩種,一是出賣背棄原則,另一是,「退一步、進兩步」的策略運用,前者不是「藝術」,而是「偽術」,關鍵是能否堅持原則,堅持前進方向。

 他又自稱,做不做議員並不重要,最重要是真正做人,更強調今次是「臨別贈言」。而劉千石亦不甘示弱,發言反駁,強調自己今後仍然會抓緊和中央溝通機會,相信有助早日達致民主目標。

 而看到這兩次的7.1遊行,很多年輕人參加,為香港帶來希望,一方面令人歡喜,但亦使他擔心,因為年青一代在新環境及生活方式下成長,對民主發展的意見及對議會工作的體會,只流於本土化,失去了鄉土之情,對中國只會愈來愈疏離。

香港經濟日報
A26 | 政情 | 告別篇 | By 賴美玲 2004-07-10


立會曲終 12議員恐不再來 從政20年 華叔首要做真正的人

  今屆立法會即將曲終人散,60位議員中,有十多位議員極有可能告別議會,換上新面孔,而最為資深的民主黨議員司徒華,稍後亦會宣告不再競逐連任,司徒華在總結其20年從政生涯時強調,「做不做議員,不太緊要,最重要是做一個真真正正的人,不要辜負『人』這個莊嚴的名詞。」他又表示,支聯會將會是他最後才放下的工作。

  今屆立法會工作已近尾聲,預計有12名現任議員,既不會競逐連任,亦有去向未明,但極可能不會重返下屆議會。當中以民主黨司徒華資歷最深,另外社福界羅致光、會計界李家祥、進出口界許長青及工聯會梁富華,已公布不參選。由於選舉委員會6個議席將會取消,現時除了范徐麗泰及港進聯的朱幼麟會參與直選外,其餘都去向未明。

否認怕不能回港而哭

  司徒華昨接受訪問時表示,他會趁今日在「惜別動議」中,澄清民建聯多年來對他的指摘。他會提到97年遠赴美加替支聯會籌款一事,他表示:「有人說我因為怕不能回港而哭,根本沒有這樣的事,他們這樣說是『戇』的」。

  一向強調做人要有原則的司徒華,被指因恐懼而哭,不忿地說:「來日方長,放長雙眼看!我當時是一種悲哀,不是恐懼,悲哀並不值得諷刺。」

  要總結20年的政治生涯,司徒華認為議會中沒有感慨之事,也沒有未了心願,反而95年市政局選舉與杜葉錫恩一戰最為難忘。司徒華表示:「當時僅有兩名行政局成員認為我會贏,我回應:『你不是認為我會贏,是同情我!』結果,那次是我贏得最多的選舉。」

  對於自己與中央的關係,司徒華表示:「沒有非份之想。」他認為事物發展總有過程,他認為現時與中央未有一個好好的關係。司徒華憶述,有前新華社社長問他,可否在對中共立場上「不加碼」,司徒華當時表示:「加盡了,沒得加。」

華叔重申 妥協不能棄原則

  司徒華重申妥協是政治藝術,假如「放棄原則」屬這種藝術,也只是「偽術」。他說:「如果退一步,進兩步,是策略問題,但沒有放棄原則。」

  對於主動提出民主派與中央「退一步」的職工盟劉千石,司徒華認為他會受到時代考驗,公眾亦會自行判斷。對於劉千石曾因「猶大與彼得」落淚,司徒華表示:「只要他不再說支持共產黨的言論,我便不公開批評他。他又強調,政治智慧不是最重要,政治道德才最重要。

司徒華又透露,「我寫回憶錄,一定較李鵬飛的好看!單是許家屯(前新華社社長)與我,便夠了!」


蘋果日報
A12 | 港聞 | 人物速寫 2004-07-08


「邊有咁大作用阻礙溝通?」 華叔為市民出聲不後悔

身為立法會最年長的議員,七十三歲的民主黨黨鞭司徒華極有可能於本屆立法會期完結後不再參選,近來熱烘烘的話題是民主派與中央和解,有人指身兼支聯會主席的司徒華是和解的障礙,華叔接受訪問時笑着否認,「我邊有咁大作用可以阻礙溝通?」不像戰友李柱銘有一個回鄉的民主夢,華叔自言「好少發夢」,臨別立法會前一刻心情平靜,「可以一覺瞓到大天光」,但令華叔唯一牽掛心頭的,是何時才可平反六四。

屈指一算,由八五年循教育界功能組別晉身立法局起,民主黨創黨成員司徒華從政已超過十八年,歷任六屆立法會,他正打算於七月二十日向公眾交代自己的未來動向,雖然預料他不會再參選下屆立法會,但對華叔來說,這並不代表漫長的從政生涯從此畫上句號:「我就算選同唔選,嚟緊都要為民主黨做選舉嘅工作。」他又表示仍繼續擔任支聯會主席一職。

對於與多年戰友劉千石公開現分歧,更以「猶大與彼得」暗諷劉千石有出賣民主之嫌,司徒華對此顯得毫不在意:「冇乜遺憾,啱要講,唔啱都要講。」正如司徒華投身爭取民主事業多年,「就算明知(立會)過唔到,都要代表市民講出佢哋心聲,我從來都唔會後悔。」

最想平反六四

除了心繫香港,華叔也不忘祖國的民主,問他若不再參選,會有甚麼心願未償,原以為他可能答想去外遊或做些一直未有時間做的事,但他的回答是「平反六四」。再問他任立法會議員多年來最難忘的事,華叔仍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回歸前罕有地通過了平反六四的動議,而在此之後,立法會一直由保皇黨議員控制,雖然華叔仍年年堅持提平反議案,都未能獲通過。華叔對此表示不要緊:「通過冲都唔代表可以平反六四,反而係舊年 7.1同今年7.1,我見到香港人嘅公民素質上升冲,香港民主嘅前景係光明嘅!」 記者 何文雯

「長毛」提及司徒華和癌症上腦的原本言論


司徒華當年吃六四死難者的人血饅頭﹑踩六四死難者的屍體﹐ 登上民主黨的領導寶座﹐ 大喊要平反六四﹑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中華。「長毛」提及司徒華和癌症上腦的原本是說他這種吃六四死難者的人血饅頭﹑踩六四死難者的屍體﹐ 報應就是癌症上腦。

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不認同民主黨這次出賣民主﹑用偽民主方按愚弄市民﹐ 李柱銘表示會考慮因此退黨。司徒華在回應時指:「這是他的個人自由,他應該自己考慮。所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沒有人可以阻止他(退黨)。」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話是毛澤東在林彪出走時候﹐ 臨把林彪的飛機擊落前說的。此話其實也是說由得李柱銘去(死)。

Friday, June 25, 2010

余若薇立法會發言

我知道很多人(從心裡面不理性地)討厭黃毓民﹐ 所以就給你們看看溫和的余若薇立法會發言﹐ 看看大家如何看。



司徒華 -- 失去我們尊重的才用前輩之位倚老賣老

司徒華回應長毛不道歉言論﹐ 說民主裡面大家有不同「意見」是很平常﹑說過去大家都有不同「意見」﹐ 都可以是朋友。如果有朋友用同樣言論說長毛應該道歉﹑司徒華是前輩等﹐ 這是典型中國人封建的反應 -- 只要你罵一個過去有點功勞的老頭今天的大錯﹐ 都是彌天大罪。
對不起﹐ 我不接納老就不可以罵這種邏輯。中國人有句話就是專罵老人的﹐ 叫「老而不」。「老而不」是出自「老而不死是為賊也」﹐ 語出論語 - 憲問: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責罵老而無德行者的話。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三折:常言道:老而不死是為賊。正是你這樣人!

司徒華的行為﹐ 就是老來變成無德行者。

我的原則是﹐ 罵人不需要看他主人﹑看他年紀﹑看他地位﹑看他財富 -- 他錯就可以罵。年幼無知者可以寬大點﹐ 反而老前輩就更加不能夠寬待。

作為前輩﹐ 司徒華應該作為後輩榜樣﹐ 才可以得到尊敬。責罵他的並非否定他過去的功勣﹐ 而是責備他背棄過去的路﹐ 前輩身份並且他過去作為民主派領袖的身份﹐ 其實令他罪加一等﹑令他更該受到指責﹐ 而非他應該受到寬待的理由。
司徒華今年70多歲﹐ 只不過是一個出世或然率結果﹑導致他比我們早出世﹑多活數十年而已﹐ 這不本然地等於他整個人的言行必須受到尊重﹑冒犯不得 -- 如果這樣邏輯成立﹐ 大家就不要咒罵毛澤東﹐ 畢竟他也是我們在國家民族事上的「前輩」。因為人是前輩而批評不得﹑罵不得﹐ 是封建思維 -- 在現代自由平等原則是﹐ 沒有人是罵不得﹑人人可以罵任何人﹐只要是有道理﹑只要是事實﹐ 更何況現在我們責備的﹐ 是他老來糊塗 (癌症上腦)。

這次的也更加不是意見不同﹐ 而是原則上面的南轅北轍﹑背道而馳。沒有人會說民主與獨裁之別僅僅是意見不同嗎﹐ 也沒有人說誠實與背信的言行可以僅僅是意見不同。

這次司徒華背棄普選聯的政改原則立場﹑為不公平﹑不公道的假普選背書﹑用偽民主潛作民主欺騙市民﹐ 要民主黨背棄對選民承諾﹐ 這些行為都是道德﹑誠信上可指責﹑可罵的點﹐ 不可以用不同「意見」蒙混過關。


前輩絕對沒有不被罵的權利﹐ 或者有的是被遷就他老來糊塗的憐憫 -- 算了罷﹐ 他又老又病﹐ 所以變得糊塗了。

延伸閱讀﹕ 司徒話品牌奇談

Tuesday, June 22, 2010

支持溫和路線的人們 -- 為什麼我會堅持反對政改方案和認為民主黨出賣香港﹖

好多堅持溫和路線的人們﹐ 採取的基本思維是大約有以下幾點﹕
一﹑如果堅持不參加功能組別選舉﹐ 就沒有了功能組別那四票﹐ 就失去了最關鍵的否決權
二﹑這次民主黨方案是打破困局﹐ 區議會6席由340萬選民選出﹐我們就可以開始慢慢稀釋功能組別
三﹑社民連多次攻擊盟友﹑實在是太激進﹐不利民主發展

參加功能組別選舉去獲得關鍵的否決權﹐ 原因在於民主派自己20年來原地踏步﹑不敢對市民教育功能組別禍害
這是一種十分功能思維的考慮﹐ 認為社民連指責公民黨﹑民主黨等參加功能組別是高舉道德旗幟而不顧策略。我想請問﹐ 民主派除了力保政改否決權﹐ 20年來到底為爭取普選實際做了多少工作﹖ 2005年政改方案否決後﹐ 一事不做的除了特區政府﹐ 其實就包括了民主黨。除了在議事廳小罵大幫忙﹑已經越來越倒向建制。例如領匯事件裡面﹐ 他們贊成上市﹐ 結果今日害苦了好多小商戶。高鐵一事﹐ 民主黨庸碌無能﹑完全不認真審議﹐ 最初還打算投贊成票﹐ 要不是選民威脅﹐ 他們已經和建制派合流。這次五區公投上﹐ 公社聯盟被各方攻擊﹑抹黑﹑打壓﹐ 民主黨隔岸觀火﹐ 沒有一人為他們說句公道話﹐ 然後先後發表不同歪理﹐ 例如司徒華的猴子論﹑單仲楷的民主非萬能論﹑劉慧卿的民主非粗口論﹑李永達的退黨無胸襟論等﹐ 間接支持獨裁﹑維護建制。
民主黨所以無法在直接選舉議席繼續增長﹐ 是一方面20年來吃盡老本﹑用六四光環進入議會﹐ 但在對市民進行民主教育全面交白卷﹐ 因為要可悲地邊反對功能組別﹑邊參加功能組別選舉自打嘴巴﹐ 所以多年來愧於向選民教育功能組別的不公義﹑不公道﹐ 因為當選民問﹕ 功能組別既然咁差﹐ 你們為何還參加﹖ 你們回答的就是一大堆策略語言﹑確難以自圓其說﹐ 因為﹐ 屈曲的手段﹐ 永遠無法達到直的結果。

區議會6席由340萬選民選出是功能組別千秋萬代的開始
這種通過增加功能組別來消滅功能組別的手段﹐ 邏輯上說不通外﹐ 最大問題是給了功能組別一個千秋萬代的道路 -- 只要是一人一票選都可以收貨﹐ 漠視了提名權﹑參選權平等的問題。建制派﹑中央這次是統戰策略﹐ 收編民主黨進入建制。民主黨得到更多議席﹑嘗到甜頭﹐ 只要保證他們議席﹐ 到要真正把功能組別廢除的時候﹐ 中央﹑建制派自然就會用這次"祝福"區議會方案的偽民主術語和邏輯﹐ 要求永久保留功能組別﹐ 立法會永遠就會有一些議席不可以平等參選和提名。這就不會是真普選。


社民連不是攻擊盟友﹐ 而是撕破民主派多年來懶惰不爭取民主﹑變成只為議席而生存
是香港市民一直縱容無能的民主派繼續在議會尸位素餐﹐ 爭取民主毫無寸進﹐ 大家習慣議會的行禮如儀。如果沒有這次五區公投﹐ 中央願意和民主黨談判嗎﹖ 好了﹐ 公社聯盟有50萬票選民授權取消功能組別﹑儘快實現真普選﹐ 請問民主黨憑什麼去背棄2008年對選民的承諾﹖ 社民連只是指出他們手段的陰險和不當﹐ 提醒市民真正政治不可以無限妥協﹑不可以用功能思維﹐ 否則就會任何原則都可以放下﹐ 最終無法得到真正自由﹑平等﹑民主的社會。
此外﹐ 他們的區議會方案扭曲了爭取真普選﹐ 一直黑箱作業與共產黨交易, 說話不盡不實﹐ 多次推翻自己的立場﹐ 請問這樣沒有誠信的政黨﹐ 怎可能不去揭露出來 ﹖
有人說﹐ 爭取民主從來不能靠政府一紙承諾,爭取民主從來要寸土必爭,抓緊每個機會擴大民主參與,增加政制的民主成份。但問題就是政府﹑中央這次成功地逃避去回應取消功能組別訴求﹐ 等於給了他們後路保留功能組別﹐ 所謂寸土必爭﹑讓政壇新血立時有更多機會冒出頭來,為市民利益盡力﹐ 其實是短視地獲取政黨的政治利益﹐ 忘記了一旦退卻原則底線﹐ 就無法回頭﹗
當民主黨用反對五區公投﹑放棄堅持取消功能組別換取一個增加議席的方案﹐ 其實就是政治交易﹐ 而不是爭取民主。

Monday, June 14, 2010

一篇無神論的詩章 -- Atheism Is by Richard Coughlan


無意中在 YouTube 找到這位Richard Coughlan 的詩章 -- 我翻譯為"無神論沒有任何東西給你"

原文
Atheism offers nothing to me,
it never has and never will,
it doesn't make me feel good or comfort me,
it's not there for me when I'm sick or ill,
it won't intervene in my times of need or protect me from hate or lies
it doesn't care if I fail or succeed,
it won't wipe the tears from my eyes,
it does nothing when I have no where to run,
it won't give me wise words or advice,
it has no teaches for me to learn,
it can't show me what's bad or nice,
it's never inspired or incited anyone,
it won't help me fulfill all my goals,
it won't tell me to stop when I'm having fun,
it's never saved one single soul,
it doesn't take credit for everything I achieve,
it won't make me get down on bended knee,
it doesn't demand that I have to believe,
it won't torture me for eternity,
it won't teach me to hate or despise others,
it won't tell me what's right or wrong,
it can't tell nobody not to be lovers,
it's told no one they don't belong,
it won't make you think life is worth living,
it has nothing to offer me, that's true,
but the reason Atheism offers me nothing is because I've never asked it to,
Atheism offers nothing because it doesn't need to,
Religion promises everything because you want it to,
You don't need a Religion or to have faith,
You just want it because you need to feel safe,
I want to feel reality and nothing more,
Atheism offers me everything,
but Religion has stolen before.

我自己的意譯

無神論什麼都沒有給我過去沒有﹐
將來﹑永遠也不會有任何東西給我得到
無神論不會令我感到喜樂﹐ 或者感到安慰
我有病患﹐ 痛苦﹐ 它不與我同在
我有任何需要的時候﹐ 它不會介入保護我﹐ 也不保護我不給恨我的人傷害我﹐ 或者保護我不被欺騙
我有成就﹐ 它毫不在乎﹐ 我失敗它也沒有任何感覺
我就算痛苦﹐ 無神論不會來安慰我﹐ 抹乾我的眼淚
我去到走投無路﹑到了絕境﹐ 它不會打救我
它沒有任何特別的智慧教訓﹑箴言給我
它不會告訴你什麼是美醜對錯
也不會令任何人感到有任何的靈感﹑昇華﹐ 或者煽動了什麼人
它沒有保守我實現我的目標
它不會要我享樂的時候要我自制
它從來不會拯救任何一個靈魂
但我獲得的成就無神論不會居功﹑要我們“歸榮耀”給它
它也不強迫我屈膝﹑跪拜它
它也不需要我去相信它
也不會把我推入永刑裡面﹐ 痛苦到永遠
它不會教導我去藐視或者憎恨什麼人
它拒絕強制我要跟隨它要求的對錯標準
它不阻止任何人真心相愛
它從來沒有對任何人說﹕ 你不屬于我們
它不會令你的生命活得更加有意義
對的。無神論真的沒有什麼可以給我。
無神論所以沒有什麼可以給我﹐因為我們從來沒有要求它給什麼﹗
無神論不給人什麼﹐ 因為它沒有必要給人類什麼。
宗教說它可以給你一切 (道德對錯判斷﹑有意義的人士﹑智慧﹑在絕境搭救等等等) - 係因為信宗教的人希望宗教給這些東西他們
其實﹐ 宗教徒他們不是需要宗教﹑不是需要信仰﹐ 而是需要安全感
我﹐ 只需要感覺真實 (按﹕ 活在當下﹐ 感受生命)﹐ 就此而已
而無神論給我需要的真實
而宗教就把真實偷去。

Friday, June 11, 2010

我看泛民支持者不投票的五大原因

蘋果日報在二零一零年六月六日刊登題目為「5.16之後系列之六
泛民支持者不投票的五大原因」(下稱《五文》)文章。觸發了我一些思潮。

我執筆寫此文章的目的﹐是有兩方面。一﹐我是想回應《五文》裡面列出的原因﹔這些原因不乏大量目前泛民支持者中不認同公投的選民(下稱「公投派」)抱的一些迷思、謬誤。

而第二個目的﹐就是分享我自己對這些原因的分析和民主運動應該如何進行。

我不代表發動五區公投任何政黨﹐純是我自己思考的沉澱。

我首先申報一下﹐我自己是百分之九十的社會民主連線會員﹐差未有填寫表格。在「五區公投運動」前我辭去工作﹐投入義工行列﹐也捐助了五萬元給「大專二零一二」好讓五區都有對手﹐可以啟動。
我是五區公投的義工﹐百分百的公投派﹐因此行文間可能會對那些泛民支持者中不認同公投有所批判甚或不敬﹐希望「非公投派」朋友們不要見怪﹐嘗試讀下去。


《五文》的文章可堪玩味的就是﹐它沒有判斷「非公投派」泛民支持者不投票的五大原因是否理性﹐或者評論他們提出的原因﹐往下去我的形容會令他們不舒服。因為「非公投派」不投票的五大是原因﹐而未必是理由。



我區分「原因」和「理由」是有特別含義的。「原因」是比較籠統﹐
可以是事情的起因 cause﹐也可以是「理由」reason。前者不是理性思維的結果﹐可以是很直接的機械或者情緒反應﹐「理由」卻對理性分析的要求比較嚴謹。

讀到這裡﹐「非公投派」大概猜到我打算批判他們泛民支持者不投票的五大原因。

「非公投派」以我理解﹐是多數認為公投的行動不理性﹐因此我相信理性分析他們是沒有理由拒絕的。因此我希望他們讀下去。我不是要貶低他們﹐而是讓大家看到我的思路。


原因一:不認同這次是公投,不能接受「投議題不投人」
他們支持「盡快實現真
普選,廢除
功能組別」,但對個別請辭的議員極度反感,認為變相公投「騎劫」了他們的支持,擔心投票被錯誤解讀。互聯網流傳的一句話可以充份解釋這種想法,「要我投
毓民證明自己支持普選,仲慘過要我同如花上床證明自己唔係攣!」


他們認為,一個正式的公投至少有兩個選擇,如果沒有持相反議題的對手參與,只能選擇「支持」,不能選擇「反對」,根本不能比較民意。今次出選、支持普選的其他候選人例如「大專 2012」,知名度不高,又沒有政績,選他們亦是不負責任。



解讀和回應﹕

當我留意到『但對個別請辭的議員極度反感,認為變相公投「騎劫」了他們的支持,擔心投票被錯誤解讀』我的感覺是很遺憾。不得不直言﹐「非公投派」等於承認的思維是對人不對事﹐這難以說得上是理性。



中國人講情理兼顧﹐不過情往往行先而凌駕理(道理﹐理性)。從他們支持「盡快實現真
普選,廢除
功能組別」一個共同的最低公因素來講﹐「非公投派」沒有任何「理由」reason不投票支持五區公投的兩黨候選人。



此外﹐擔心被「騎劫」支持﹐也是反映不僅「非公投派」﹐甚至是一般選民自己不知道﹐其實參加了投票這個游戲﹐選民是授權了他們票投的候選人「騎劫」了他們支持。



這話何解﹖
因為我們現在的機制﹐是代議制度的間接民主。要百分百不被任何人「騎劫」支持﹐唯一方法就是直接民主﹐即所有議題都通過公投。
例如﹐你2008投票給泛民某一候選人﹐你可能反對領匯上市﹐或者贊成高鐵撥款﹐泛民不少人的投票意向是相左和這兩點相反。


換句話說﹐當你選一個代議士﹐在議題上就必然有被「騎劫」支持的風險。這次變相公投﹐由於針對的是一個沒有黨派﹑候選人區別的單一議題﹐候選人得到的民意授權緊代表是他們得到選民授權向政府爭取「盡快實現真
普選,廢除
功能組別」。
我當然不可以排除個別候選人或者會認為這次投票是支持他本人路線的可能﹐目前我看不到是這樣﹐最多是論述不清晰﹐說清楚了﹐問題不會大。而由於投票給他們選民和2008的重疊﹐他們仍然需要區別自己路線的授權是來自哪裡﹐2008年和這次投票給他們的人﹐這些候選人仍然是對這些選民的期望要負責。而這次例外地因為支持「盡快實現真
普選,廢除
功能組別」而投票給他們本來不滿的候選人﹐這些候選人責任在於必須大力地「盡快實現真
普選,廢除
功能組別」﹐當然在日常你分得不那麼清楚﹐但最重要是﹐投票的人清楚投什麼﹐而候選人清楚負責什麼。至于日後出現所謂「騎劫」支持的情況﹐
選民需要記住﹐投票授權是有時限的。這就是每四年重選的原因。
可惜香港人慣性地重複投票給過去他們支持的候選人﹐不是很多人會深刻地回顧和審視他們是否應該繼續投票給他們。這次變相公投後﹐其實投票給他們本來不滿的候選人的選民可以在2012年回復投票給他們自己屬意的人﹐因為2012年代表這次變相公投得選民授權是 reset 了一次。

網上我知道有不少人真的不情願地投票﹐但我可以十分地給他們正面的肯定﹐因為他們心裡面理性和情感的掙扎裡面﹐他們選擇了理性。

沒有人說過﹐理性的選擇你會在感情上是舒服的。理性往往涉及改變你的想法﹐但情感未必追得上﹐就如文革的災難真相揭露理性上大家都知道﹐但投入過感情的﹐是要過一段時間﹐感情才可以適應。

另外一個問題是﹐選民也未習慣這種辭職再用一個議題再參選的做法。這種做法﹐用不同形式在外國成熟的民主體系出現多次﹐而且是行之有效﹐特別是面對一個議會被多數暴力操控下﹐凝聚民意最後手段﹐因此我呼籲「非公投派」﹐如果政府提出議案要杜絕辭職議員再選﹐泛民必須團結地抵抗﹐也許那次真的又要來變相公投了。

這種直接民主的方式﹐其實是習慣和不習慣的問題﹐因為這次變相公投只有數個月的發酵﹐市民仍然未有機會掌握其概念﹐我相信做多幾次就會越來越多人明白和支持的。
至于說﹐這次缺乏持相反議題候選人出選導致選民不可以表達反對意見﹐我認為問題在於公投派沒有預料到建制派的杯葛﹐難以用一個方法顯示民意。其實有一個折衷﹕投「白票」或者不同議題的對手﹐就是代表反對「盡快實現真普選,廢除功能組別」。我記得就是建制派杯葛後﹐有這個主張﹐但公社兩黨無法很快達成共識﹐令選民無所適從。

「非公投派」也認為﹐「大專 2012」,知名度不高,又沒有政績,選他們亦是不負責任。這點我很遺憾說﹐大家都太善忘了。2000年立法會港島區補選﹐選民也是做了一次不負責任的投票。當時被當選的﹐是那時候知名度不高,又沒有政績﹐但今天是公民黨黨魁的余若薇。
2008年立法會選舉﹐港島區選民也同樣投了給余若薇名單﹑把知名度不高,又沒有政績的陳淑莊送入議會﹐當時余若薇在名單排第二。而2000年﹐新人何秀蘭也是知名度不高,又沒有政績﹐是票投前線劉慧卿名單的選民送她入去議會。

抱歉﹐我認為所謂「知名度不高,又沒有政績,選他們亦是不負責任」的理由不太站得住腳。「非公投派」這情況是有些兒想用理性的外觀掩蓋他們不理性的選擇。這點我不得不直白的指出來。


原因二:民意對普選的要求已很清晰,毋須透過公投彰顯
他們認為,過去多年來投票給泛民,足可證明支持普選的民意,「為甚麼要我再表態?過往泛民及親北京陣營六、四比的選舉結果,不是已證明一切嗎?為甚麼要我投一個我可能完全不認同他們理念的人,去證明一些老早已經被證明的東西?」
解讀和回應﹕
這點可以說是「非公投派」選民最大的思想誤區。一方面「非公投派」害怕自己的「支持」被錯誤解讀﹐扭曲甚至被騎劫。
如果以上邏輯成立﹐不如乾脆取消每四年立法會選舉﹐因為過去多年來投票給泛民,足可證明支持泛民的民意﹐有某泛民議席出缺﹐不需要補選﹐就按照過去多年投票的「數據」﹐給泛民推選一個相同理念的人﹐就不需要再投票表態罷﹖不如就以民調代替投票可以嗎﹖
我上面提到選民授權的時限性。為什麼要四年一次﹖就是要檢討議員的表現﹐和重新確認授權﹐授權是整個選票的關鍵﹐比表態更加隆重。
投票不是證明一些老早已經被證明的東西﹐而是給予一個單一議題清晰有力的授權﹐以便和政府週旋。

「盡快實現真普選,廢除功能組別」的議題﹐比以往支持普選的議題清晰﹐此外過往泛民政綱也混雜大量其他民生議題﹐部份選民可能也不關心普選而多注重議員的地區工作﹐其實是可以被反對普選的建制派和政府以政綱分散多言﹐輕易模糊化射甚至打發了民意對的普選訴求。政府過往這種扭曲民意的手法是我們有目共睹的﹐因此不通過最清晰議題公投獲取清地授權﹐政府扭曲是易如反掌。
這次公投﹐最少50萬人的民意授權是政府不可以扭曲的﹐相反沒有投票的今天就被政府扭曲他們的選擇了。

原因三:公、社兩黨的宣傳手法、政客語言暴力,令人反感
他們認為兩黨透過網上渠道作洗腦式宣傳,令人煩厭,包括粗口文章和粗口歌;選舉後期,「公投派」把不投票者打為敵人,指他們不負責任、不配有民主,其中《十八仝人撐公投》片段,更將不想投票的人醜化為陰陽怪氣的「人辦」、「港女」,令到猶豫未決者更反感,認為公投派是「以民主之名,行霸權之實,肆意打壓異己聲音」。

解讀和回應﹕
網上的信息最難控制。粗口文章和粗口歌以我理解並非出自公、社兩黨他們的宣傳材料﹐但由於「公投派」強硬的姿態﹐部份網民響應下出現另類自發的行為﹐公、社兩黨也不能夠置身事外。公、社兩黨一方面沒有主流傳媒平臺台接觸更多選民﹐而網上不能夠全面控制言論不出位﹐導致到這次的效果。公、社兩黨﹐或者日後公投運動者﹐最重要是即刻澄清。
當「非公投派」認為,「公投派」把不投票者打為敵人,指他們不負責任、不配有民主時候﹐涉及了兩個層面的思維。
從絕對的理性角度﹐不投票者唯一的「理由」就是不要民主。「公投派」在道理沒有錯﹐但從選舉工程角度﹐「公投派」不照顧選民的感受﹐強硬的用「理性」掩蓋了猶豫未決者的的感覺﹐在選舉工程上是不智。
有一位跟我做義工的朋友﹐說好多人受不了硬崩崩的說理﹐要「氹」(pandering)﹐吊詭的當然是「非公投派」又認為自己理性﹐不希望自己是比人感覺他們是被「氹」投票。排山倒海而來難以反駮的理由對他們造成壓力﹐而忽略感受的二分法﹐刺激了反感情緒。

現實係﹐ 香港人是習慣了那種「相嗌唔好口」﹑「以和為貴」的業主會﹑茶館形式的商議方法﹐ 未真的明白民主不是你批評人家﹑反對人人家的時候人家不可以反駮﹑反過來攻擊。

公投是爭議的題面﹐ 爭議就是要靠爭辯去刺激思維﹐ 辯出道理。但大部份選民是不習慣爭議﹐ 是習慣了只有一個模式的民主派﹐ 而不習慣民主裡面的寬闊光譜和形式﹐面對不熟識的形式。此外﹐ 人們也容易誤解「反駮﹑批評不同意見者」為「打壓異己」﹐ 因為香港人是順得人的﹐ 人家反對就不會做﹐ 少有是堅持自己的自由而肯不理會反對繼續去。所以他們容易把言語上的反對都理解為「打壓」﹐ 混淆了當權者的「打壓異己」。


原因四:公投成功與否的定義不斷改變,是怕輸的表現
公、社兩黨最初預計建制派出選,擬定兩黨候選人總得票高於建制派及白票總數,即代表勝利。其後建制派杯葛選舉,大專2012出選後,兩黨以三組織的得票總數衡量反對功能組別的力量,部份選民認為公投成功定義不斷改變,政客隨意解讀,對公投的意義存疑。
解讀和回應﹕
這是「公投派」始料不及﹐沒有算計中央會要建制派杯葛選舉﹐不及達到共識的結果﹐而且在客觀環境下難以爭取把公投信息傳遞給選民﹐令選民無所適從。正是因為「公投派」也是公投新手﹐兩黨合作也是陌生﹐未及共識已經要面對建制派杯葛選舉、可能無對手﹑大專 2012出選是否成事等短時間變數﹐兩黨反應不來。大專 2012出選後,兩黨以三組織的得票總數衡量反對功能組別的力量也是很後期才達到共識﹐其時已經無法向選民解釋。
在這種情況下﹐公社兩黨或者任何公投倡議人﹐必須要考慮的更加周詳﹐反應更快﹐同時不厭其煩解釋﹐以免引起選民疑慮和無所適從。
此外﹐ 選民這次仍然是未完全接受公投這個模式 ﹐也對投票率計算等假設不甚了了﹐ 容易誤解。如果多攪幾次公投﹐ 大家有機會討論﹑爭議﹐ 其實才可以消除他們的疑問。

原因五:新政改方案可接受,毋須選出五人重回立法會行使否決權
他們認為,若泛民再次否決方案,政府就有藉口拖延普選。他們相信,新增的區議會議席雖不是直選,但選民知道區議員有可能互選成立法會議員時,就會調整投票策略,不會單以地區工作作為投票考慮,會同時考慮其政治取向。
解讀和回應﹕
我認為以上原因把選民會調整投票策略配合新增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席做法想得太簡單。目前泛民在區議會的數目是可憐的少數﹐所涉及的不僅是調整投票策略﹐而是要在2011年搶佔大量議席。區議會空降一個泛民不是不可能﹐但需要足夠議題引發選民去改他們的投票對象﹐就好似2004年一樣﹐否則2011年難以樂觀地期望選民不以地區工作作為投票考慮。而且很多人都不考慮到﹐接納新政改方案增加區議會功能組別是等同泛民給了功能組別合法性﹐將來政府會以此作為保留功能組別的借口。要是有這次公投清晰的取消功能組別﹐政府反而無法有借口繼續擴大或者保留功能組別。

結語
這次公投最深刻的﹐就是打破了香港人是理性的迷思。無數次遊行的表現﹐不是因為市民理性﹐而是市民習慣了一個 comfort zone和不願意rock the boat。
這次不投票的原因﹐我們看到理性的成份不如「非公投派」或者反對社民連激進路線者所相信的那樣理性。

現實點說﹐「非公投派」認為不理性而選擇談判理性﹐「公投派」理直氣大壯﹐產生了非理性效果﹐都反映一個現實﹕人不是本然理性的動物。

人有感情﹑人自然而然地保護自己的自尊和信念﹐而這些反應很難是理性的。能徹底克服對個別候選人不滿而全然「無感情地」去「純理性分析」做決定的﹐只有「星空奇遇記」的火神星人(Vulcans)才做得到﹐連冼樸(Spock)都因為有一半人類血統而出現感情掙扎。能夠不甘心而同時投票的是走了很艱難的理性一步。
Dale Carnegie 是美國一位著名的口才教養家﹐名作 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 有一句話﹕你要蜂蜜就不要桶蜂窩。
說的就是「選舉工程理性」﹐不是說候選人要不顧原則投選民所好﹐而是要用什麼方法把信息令選民接受。這點我深信兩黨是深刻反省﹐也同時會以盡力用一切方法爭取普選回應投票或者不投票的選民。
不論「非公投派」或者「公投派」都不應該對對方失去信心。人只要肯學習﹐我們是可以學習到的。

我參與五區公投運動﹐看見公民黨候選人的大變化﹐同時也看見社民連人的大變化﹐更加看見了因為啟蒙而來的義工﹐「公投派」肯定會吸取教訓﹐全面的面向選民﹐而只要我們不害怕嘗試﹐「非公投派」會學懂公投這個機制﹐而支持公投者一定進步﹐問題是﹐市民只要認清公投就是對抗建制多數暴力的利器﹐就一定懂得善用﹐因為日後爭取普選﹑對抗廿三條立法幾場硬仗﹐我們就是要利用公投的了。

「非公投派」能否被 convert 就是公社兩黨要把握的機會。

Wednesday, June 02, 2010

西洋笑話 - 次次來次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