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離教書目推薦

我的智商

IQ Test
Free-IQTest.net - IQ Test

Friday, May 13, 2005

基督教學校推行通識教育會有甚麼衝擊?時代講場,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駕車聽收音機,聽見主持人形容報紙一則新聞,為「通識教育血淋淋」的例子。何解形容為「血淋淋」?事緣某中學的兩名預科生製作了一套二十三分鐘的錄像片,還入在歐洲具有很高認受性的第十四屆布加勒斯特國際影展,從上千部初選作品中突圍而出成為最後決賽作品之一,他們還成為入圍該影展的最年輕導演,還是青年錄像導演會創會人(兩位學生只有十七歲,後生可畏,我十七歲時還「霎下霎下」)。但由於題材是有關年輕學生同性戀,有老師出手干預,要求他們停止,另外其中一位學生的家長不認同他們的成就(指視其中一學生往羅馬尼亞參加影展,「與出席娛樂圈的不正經飯局無異」)。
  聽主持人當時的觀點,認為學校老師和家長的做法,和通識教育所要求的理想有相左之處。
  可能因為同性戀題材在基督教界敏感,有恰巧最近那麼多討論,我思路很快就想,如果此事發生在基督教學校裡面又如何?
  此事件裡面,兩位學生所拍的短片叫《GAY的疑惑》以寫實的手法,講述兩名小導演學校就讀的男同學「劉以達」及「阿Ming」的故事,該片從兩人日常的生活行為及言行舉止,例如拖手、攬腰,以及身邊師生對他們的看法,讓觀眾自行判斷兩人的性傾向。影片曾於二○○四年初分別在觀塘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藝術中心及科學館公開放映。
  如果把場景稍微改變:
  一、中學正在實行通識教育,題目要求學生探討學生生活裡面學生關心的問題;
  二、負責通識教育的老師是基督徒,出題目要學生探討同性戀問題;
  三、一組學生拍攝《GAY的疑惑》(情景內容和新聞的一樣),這組學生是基督徒,另外一組按照基督教福音派官方立場拍攝同性戀問題(大致和維護家庭協會、明光社一樣);
  四、《GAY的疑惑》不但入選「第XX屆布加勒斯特國際影展」,而且得獎;
  五、學校是福音派立場明顯的學校,學校有宗教主任,校長老師等全部是基督徒,積極參與維護家庭協會、明光社的活動,並且邀請他們來講論同性戀的基督教立場。
  大家不妨運用想象力,猜測負責通識教育的老師和校長的反應。
  一、當老師得知,學生錄像情節包括男同學拖手、攬腰,而讓觀眾自行判斷兩人的性傾向和同性戀是否道德的時候,如何反應?
  二、當老師得知,學生把社工訪問一段刪除了(據新聞所述,學生形容那些全部是冠冕堂皇的答案,而這裡假設社工是重申基督教的道德立場),社工、老師如何反應?
  我有這種想法,是順著近來黃國棟〈「聖經的教導」與「我相信這是聖經的教導」〉和翱長空〈請珍惜小小的討論空間〉兩篇文章,對基督教裡面有人會極力封殺某些涉及敏感題材的討論而想起的。如兩篇文所說,在部分題材是禁區,有些信念是不可質疑,連討論也不可。有些題材必須按照某種既定框架、立場、軌跡「探討」,目的也只是「強化」原本的立場、信念,不容許任何動搖這些立場、信念的結論出來。甚至討論的方式,真的像明清時代的八股文一樣,必須依照一定模式,例如:提出一個問題,例子,指出是和人需要福音、罪性有關等等,引用聖經,而結論就是傳福音,可能加段禱文等等。
  我很難想像,新聞主角裡面兩個學生在一個保守的基督教學校下遇到的遭遇是甚麼?也難想像,一個負責通識教育的老師,如果真的貫徹通識教育的目標,如何處理這件事情。
  我自己能夠想到的就是:
  一、通識教育是要人能夠從不同角度清晰的思想,而不受任何框框限制,可以沒有任何標準答案,挑戰成年人心裡面已經有的立場。但現在的基督教,普遍都提供簡單重點和標準答案,不容學生,尤其已經信主的越雷池半步,那麼基督教學校能夠提供這種環境嗎﹖
  二、通識教育課題裡面,學生有多大自由度?在基督教普遍是,很多問題根本不可以探討,因為既然已經有答案,就不值得談。如果學校廣設禁區關卡,我相信學生第一個在通識教育課題學習到的課題是﹕「成人世界是虛偽的,通識教育冠冕堂皇,最後都係邊個有勢力邊個話事」
  三、通識教育要人勇於突破某些框架,甚至打破某些固有信念(belief),不是信心(faith),也不是信仰(religion),就算不是打破,也可以探討。但有不少人分不清三者的分別,結果出於維護學校信仰立場的原因,禁止某些題材的探討(例如指基督教和共產黨有相似之處、創造論不可信、同性戀是否道德、聖經是否神的話語等等)
  四、就算可以探討,負責評分的老師,如果是基督徒,而學校又有了立場,如何評分?學生認真的探討,做好了研究、資料蒐集、分析,卻不按照標準答案、官方立場去探討、得出結論,而提出了出位的結論,老師怎評分﹖
  五、還有,其他老師、同學會不會用「違反聖經教導」、「你們這樣不是榮耀基督」等理由阻止?或者當同學堅持要探討這些所謂「不合聖經教導」的題材,會不會遭遇排斥?
  對,通識教育「好正」,但某些家長、老師、教牧如果發現自己的學生開始「觸動」他們認為是 untouchable甚至是「死穴」的課題,想法會點?
  我悲觀的毛病發作了。

No comments:

西洋笑話 - 次次來次次更新